依法治校
当前位置:主页 > 依法治校 > > 正文

校园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

2023-10-13 14:59     来源:未知    
字号:T|T
  學習貫徹新年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維主題教育,需求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,廉潔奉公建立新風。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力,全面推進從嚴治黨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作業的各項決策部署,大力宏揚廉潔文明,進步教師「廉潔從教、為人師表」意識,增強學生「從我做起、敬廉崇潔」自覺性,促使廣大師生建立「崇廉拒腐」的價值觀念,形成風清氣正的傑出育人環境。九月,進才試驗小學西校黨支部展開了「廉潔從教行於心田清風正氣潤澤校園」為主題的廉潔文明宣傳教育活動。
  
  一個綠色教師節——「師以德馨,與廉同行」
  
 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前夕,進才試驗小學西校的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封「綠色」教師節倡議書。向教師們提出要一直堅守「立德樹人、廉潔從教」的初心,愛崗敬業,清正廉潔,潛心育人,自覺抵抗請客送禮等行為,讓廉潔之風吹拂校園每個角落,以仁愛之心溫暖孩子,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家長與孩子的尊重。希望家長們言傳身教,為孩子們做好榜樣,不向教師贈送任何禮品、鮮花、紅包、禮金、禮卡等禮物;不請客、不奉送。用尊重、了解、支持、交流傑出的家校協作來表達對教師的節日祝願。輔導學生們用「一張絢爛的笑臉」、「一次熱心的擁抱」、「一句甜甜的悄悄話」和「一份親手製造的心意」等方法傳達對教師的敬意和問候,讓「廉潔」的清風吹遍校園。
  
  一堂微黨課——「樹清風正氣,建誇姣校園」
  
  9月15日,校黨支部紀檢委員徐巍同誌以《樹清風正氣,建誇姣校園》為題給整體教職員工上了一堂生動的廉潔主題微黨課。徐教師經過解讀黨風廉政小知識、列舉教育部揭露曝光的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原則典型案例,展開了一次廉潔從教教育。他著重,思維是行動的先導,實在貫徹落實兩個原則,堅持學習廉潔自律,才能進步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和師德師風的實效性;咱們要尊重學生個體上的差異和學生家庭布景上的差異,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。要「廉以養德,文以化人」。校園是培育人才的當地,是傳承文明的重要場所,應成為廉潔文明的重要陣地。經過黨課,整體進西人繃緊了廉潔弦,明確了廉潔從教作業要求。
  
  一次主題班會——「以廉為美,以廉為榮」
  
  為構建「以廉為美,以廉為榮」的校園文明,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、明哲保身、自律自強、大公無私、反對糟蹋等優秀品質。9月18日,校園各班展開了「廉潔在我心」主題班會。教師們從身邊的小事說起,幫助學生了解什麽是廉潔廉政;又經過閱讀包公、海瑞、孔繁森等我國古現代兩袖清風、為民就事的清官好官的故事,為學生建立廉潔人物的光芒形象,以此種下廉潔誠信的種子。經過主題教育活動,咱們引導學生從小養成廉潔自律的好習慣,建立廉潔榮耀的意識,培育健康向上的人生理念和道德觀念。
  
  一次赤色之旅——「回憶赤色基地,賡續赤色血脈」
  
  9月22日下午,校園黨支部、團支部、大隊部一行六十余人冒雨前往中共一大會址,「黨團隊攜手,廉潔教育行」,展開了「回憶赤色基地,賡續赤色血脈」參觀赤色基地活動。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和一大會址裏,黨團隊員一同走進光芒前史,聽聽偉人的廉潔故事,思革命進程,做先進模範。黨員教師帶領團員青年進一步了解黨和國家的開展前史,團員教師帶領少先隊員聆聽黨的故事。總書記曾囑托新年代的青少年們:「生逢巨大年代,中華兒女當接續走好『入隊、入團、入黨』政治進步三部曲。」聽黨話,跟黨走,咱們把立德樹人放在育人首位,努力做「四有好教師」,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,完成中華民族巨大復興,為共產主義抱負而奮鬥,把培育社會主義接班人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神聖責任,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!
  
  一堂書記講座——「守住初心,廉潔從教」
  
  9月22日全教會上,校黨支部江雷書記和整體教師一同重溫《新年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原則》,作了新的解讀,展開了一次師德師風警示教育。江書記闡述了新年代布景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,繼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生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著重了正本清源、重塑師魂,是前史賦予教育作業者的任務與責任。與會教師都有這樣的感悟,重溫《新年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原則》,再一次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是無比榮耀的,教師對人才的培育和文明科學事業的開展起著重大的效果。小學教師的作業對象是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,咱們要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,在實際作業中腳踏實地、勤勤懇懇、不圖功利,多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,尊重每一個學生,引導學生成才。
  
  「師以德馨、與廉同行」,校園廉潔文明宣傳教育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作業,校園將以此次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為關鍵,繼續把廉潔文明融入到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各項作業之中。
行實地考察,采集需要援建愛心圖書室的校園信息,同時對接姑蘇本地愛心企業資源,期望能在甘肅、姑蘇之間,用書香搭建橋梁,助力村莊兒童的閱覽夢。